b体育新闻
分类

今年首罚!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蓓悠清皮肤学级护肤品牌_蓓悠清BE YOUTHENED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3-07-07 01:17:18    浏览:

[返回]

  但开闸的前提是“持证上岗”,并不意味着企业可随意自行生产“定制化妆品”。近日,魅丽苏雪(北京)商贸有限公司(下称:魅丽苏雪公司)因自制“定制化妆品”被北京市监局罚没近21万元,是今年行业首例处罚。

  行政处罚文书显示,魅丽苏雪公司自2016年4月开始陆续上架销售自行配制的“定制化妆品”,截止至2022年8月,该公司共销售“千草宜芳专属定制护肤水”、“千草宜芳专属定制乳液”、“千草宜芳专属定制眼精华”、“千草宜芳量肤定制专业定制眼霜”、“千草宜芳量肤定制专业定制隔离液等8种涉案产品,违法所得共计约3.5万元。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化妆品经营者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因此,北京市监局责令该公司改正上述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约17.5万元,罚没共计约21万元。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北京市监局对魅丽苏雪的处罚是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条第(五)项。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魅丽苏雪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化学产品销售、日用品销售和化妆品零售等。根据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生产企业平台查询显示,该公司不在之列。不过,该公司作为备案人已备案了多款普通化妆品。

  自《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发布实施以来,化妆品经营者擅自配制化妆品就被明文禁止。

  另有资深法规人士告诉青眼,即便是《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下称旧条例)中没有明确指出化妆品经营者不得自制化妆品,但其中多个条款都对经营者自制化妆品再进行销售的行为进行了限制。如旧条例规定,“未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

  由于大部分宣称私人定制的化妆品基本都是在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的背景下自制生产的,容易出现配料搭配不合理、操作偏差、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给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带来危害。因此,“私人定制”化妆品的危害和风险不容小视。

  青眼以“定制化妆品”“私人订制化妆品”等为关键词在淘宝、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搜索发现,顶盛体育不少商家均宣称可提供定制化妆品的服务。其中,还有商家需要消费者提供照片、填写皮肤状态等,称“用以针对皮肤进行配方调制”。据了解,这些“定制化妆品”通常是下单后2到7天后即可发货。

  此外,从价格上来说,这些“定制化妆品”的价格从百元到千元不等,其中还有部分商户的客服引导顾客加微信进行沟通,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交易风险。

  多位行业人士均表示,未经检验的自制定制类化妆品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产品成分是否含有激素、重金属是否超标等均未可知。与此同时,还存在夸大功效、价格不透明、用户体验差、质量控制难等问题。“这也是新条例将‘化妆品经营者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进行明确规定的核心原因。”

  因此,自新条例实施后,顶盛体育近年来全国各地已有多家企业和个人因自制化妆品被罚。譬如,2021年2月,合肥一美容院就因销售过期化妆品和自制化妆品被罚1万元。

  此外,还有不少个人自行配置化妆品被罚。例如,2022年12月,河南省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李某擅自配制化妆品的违法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8390元、没收擅自配制的化妆品、罚款60970元的行政处罚;2021年7月,某养生馆唐某自行配制一种含当归、红花、西洋参等中药成分的“面膜粉”进行美容营销,被罚款5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更早之前的2019年,曾有一名美妆网红刘某因自行制作、销售祛痘美白万能膏,导致多名粉丝购买使用之后,面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毁损,涉案金额近30万元。最后刘某因触犯刑法被判刑,并处罚金15万元。

  可见,企业/个人自制化妆品不仅涉嫌违反了化妆品新条例,还有可能触犯刑法,被判刑。

  从上述一系列自制化妆品处罚案例来看,诸如魅丽苏雪公司宣称“定制化妆品”的并不多,因此该案对规范定制化妆品也有警示意义。

  这也就是说,定制化妆品首先是化妆品,其次才是量肤定制,生产定制化妆品必须要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据青眼情报发布的《定制化妆品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全球个性化美妆市场从2021年的292.5亿美元(约合2024.54亿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的377.2亿美元(约合2610.7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到11.87%,预计在2028年将超过5000亿元。

  而早在2006年,业内就开始探讨定制化妆品的可能性。直到2016年,“私人定制”这一概念才第一次真正在日常化妆品产品中掀起热潮。不过,彼时套用这一概念的大多是彩妆产品,而且如圣罗兰定制气垫粉底液,虽以“定制”为名,但实际就是为顾客提供外壳刻字服务。

  由于定制化妆品需要满足一人一品,其备案的成本非常大。首先,一款产品从检测到审批需要花费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一两年。这也从根本上阻断了定制化妆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一方”。

  不过,自去年11月,国家药监局宣布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后,也正式打开了“定制化妆品”的闸门。据悉,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省五地将开展为期一年的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鼓励试点企业围绕彩妆、护肤等普通化妆品,在皮肤检测、产品跟踪、个性化护肤服务方案等方面进行试点。其中,特殊化妆品、儿童化妆品、使用新原料的化妆品不参加试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是上述新政发布不到半年,今年4月,上海市药监局就向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家修丽可门店颁发了“现场个性化服务”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而“全国首证”的颁发,也意味着上海已迈出定制化妆品市场落地的关键一步。

  据悉,企业取得许可证后,即能在该经营场所从事涉及直接接触化妆品内容物的个性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除修丽可外,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科丝美诗、伽蓝集团、水羊国际等国内外头部企业也纷纷对定制化妆品摩拳擦掌。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此前是因为定制化妆品迟迟没有开闸,头部企业均是严格遵循法规,因此,让那些心存侥幸、踩红线的企业短期获利了。如今,定制化妆品有法可依后,也将迎来良币驱逐劣币的新阶段。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