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新闻
btiyu
自从胶原蛋白近两年进入大众视线,业内便开启了“胶原蛋白能否成为下一个玻尿酸”的讨论。这种讨论并非完全是噱头,胶原蛋白与玻尿酸之间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甚至比起玻尿酸,胶原蛋白的发现与应用要早上20年,但因为安全性、量产种种问题,被玻尿酸反超。以2009年双美生物的胶原蛋白填充剂进入中国市场为起点,胶原蛋白在国内市场已走过10余年,却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今年,以巨子生物、锦波生物、创尔生物、敷尔佳为代表的公司接连冲击上市,胶原蛋白又被推到风口上。就连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也重点布局了胶原蛋白。
从原料端来看,胶原蛋白是非常火热的赛道;从终端细分来看,功效护肤近两年高速增长。
在功效护肤赛道上,胶原蛋白也与玻尿酸有深度交叉。例如在承接轻医美术后的功效性敷料产品,主打成分多以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为主,并复配积雪草等舒缓成分,产品形态包括冷敷贴、凝胶和喷雾等。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总规模为108亿元,功效性敷料市场规模约48亿元,占比44%;功效护肤品市场规模约46亿元,占比43%,合计占比87%;预计到2027年,重组胶原蛋白应用排前三的产品形态将是功效护肤品、功效性敷料和注射填充材料,销售额分别有望达到64.5亿元、25.5亿元和12.1亿元,占比分别为60%、24%和11%。
当前,国内主打胶原蛋白的功效品牌数量远未饱和,这也意味着重组胶原蛋白仍是功效护肤赛道中的蓝海。
回看胶原蛋白发展历程,之所以起源早却市场化程度低,主要原因在于技术限制。
动物胶原蛋白一直作为市场主流,常见的制备方式有酶解法和酸解法,但前者成本较高,后者提取时间长,产率较低,原料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所得产物略有不同;此外,动物胶原还面临着安全性的问题。
根据华创证券测算,奥精医疗牛胶原采购成本为14万元/kg,而双美注射针剂生产成本则高达 200万元/kg,远远高于玻尿酸成本。
回溯1980年之前,国内玻尿酸生产的主流方式同样是通过动物组织提取,彼时的当时玻尿酸价比黄金,一公斤公开售价在万元以上。
但华熙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玻尿酸实现了量产,并将每公斤玻尿酸的生产成本从上万元降低到几十元,这也使华熙一跃成为玻尿酸原料领域的霸主。
据智研咨询数据顶盛体育,2021年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场销量达620吨,较2020年增加了170吨,同比增长37.78%,同年华熙生物的玻尿酸产能高达470吨。
而以根据巨子生物的规划为例顶盛体育,未来三年胶原蛋白的产能将超过200吨,但也只是华熙生物去年玻尿酸产能的40%。
所以,即便当下以锦波生物、巨子生物等为首的胶原蛋白企业掌握了制备技术,未来实现量产也是一大难点。
根据中信证券报告,功效性敷料在淘系销售额前十的品牌中,仅有可复美(巨子生物)和创福康(创尔生物)主打胶原蛋白成分。
首先,胶原蛋白整体市场占有率本就低于玻尿酸,所以细分到功效护肤领域,市占率依然比较低。
但是胶原蛋白无疑是玻尿酸之后的另一大趋势品类,在功效护肤领域也是一样的。今年4月,玻尿酸领域巨头华熙生物收购益尔康生物51%股权,从而正式入局胶原蛋白赛道,还在随后的8月推出胶原蛋白产品,并进一步将胶原蛋白提至继玻尿酸后第二大战略性物质的重要地位;同样在今年8月,国际美妆巨头资生堂正式启动在华专项投资基金,首笔投资便押注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公司……由此可见,胶原蛋白赛道“吸金力”十足,随着更多资本的入局,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在功效性护肤品层面,将完善产品布局,构建「HA+胶原蛋白+其他生物活性物」的业务架构。值得一提的是,华熙生物在合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目前,企业合成生物技术路径重组胶原蛋白处中试阶段,有望于2023年前后正式投产。
在国内原料端,胶原蛋白的市场格局尚未稳定,多家企业都在全力冲刺IPO,也并未出现像华熙生物一样在玻尿酸领域具有统治地位的龙头企业,目前正处于群雄逐鹿的阶段,大型原料企业多以「妆字号」+「械字号」战略,打造全方位的胶原蛋白抗衰王国。胶原蛋白追赶取代玻尿酸的路途还很长,但方兴未艾的合成生物学以及前者更广阔的功效想象空间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顶盛体育顶盛体育顶盛体育